- Published on
理性討論的必要假設:Jordan Peterson的殞落與矛盾
- Authors
- Name
- 走歪的工程師James
今天剛好看到這部YouTube影片,想來跟大家聊聊,我個人對於辯論的一些想法。
在思辨以及自我覆盤的過程中,會不斷思考該如何有效的與他人進行溝通,以及解決信念上的衝突,這也包括如何除裡自己的信念系統(或是世界觀)之中的漏洞以及謬誤。
在這個過程中,我目前達到的一些結論如下:
- 雙方討論時必須做一些基本的假設,討論過程中,應該把「不能質疑這些基本假設」作為共識
- 有時假設不需要嚴謹的科學證據,只要這個假設有足夠的合理性
- 雙方必須以達到「更接近真相」作為討論的目的
今天我想針對前兩點做說明,至於第三點就之後有機會再說吧。
那麼接下來分別來說一下為什麼我認為這兩點非常重要。
「不可質疑的假設」的必要性
首先是第一點。這點非常重要。你永遠可以質疑一個大家當作「常識」的東西是否為真,但沒有幫助。舉例來說:「車子跑得比人快,所以通常開車比較省時間。」這句話,乍看之下好像是真的。但是你可以故意挑語病,說在「某些特定的地板材質、或是水中,車子可能跑不動,人就會比車子快」。又或是你可以說「你怎麼知道你的大腦接收到世界是客觀真實的?或許我看到的黑色跟你看到的黑色是不一樣的,或許車子根本不存在,只是你看到的錯覺,或許你活在一個虛擬世界中。」
可以發現,當你「允許」這種質疑在一個討論中發生的時候,一個辯論永遠無法往有效的方式前進。你必須要重新定義、解釋所有人早就已經知道的常識,根本是在浪費時間。這也是為什麼,我認為「挑語病」、「鑽研語意的定義」在討論中都是該極力避免使用的「招」。除非在一個必須這麼做,才能夠繼續前進的情況,又或是這次討論的主題本身就是這件事,我才認為這些方式是合理的。而如果你不希望對方使用這種爛招,你自己就也該避免使用。
所以,現在當我發現一個人開始使用這些方式來「詭辯」的時候,我會直接判定,這一個人是不值得花時間跟他討論的對象。因為很顯然他沒有想清楚使用這些「招」的後果是什麼,那麼跟這種人也就無法繼續討論下去了。
其實在數學中,也存在著所謂的「公理」。公理也就是不需要證明,你就假設他是真的的一些陳述句。例如「從一點向另一點可以引一條直線」。這是一條我們「相信」是對的一句話。但是這是無法證明的。你可以說你是在建構一個假想世界,而這就是假想世界裡面的運行規則。
而畢式定理,則是一個可以證明的定理。但前提是上面那條、以及其他四條「公理」要成立。也就是說畢式定理,是可以由5條公理作為「根源」推倒出來。但是要是這5條公理不成立,那麼我們也就無法推導出畢式定理了。
那麼這5條公理又是以什麼為「根源」呢?答案就是「沒有」。他們自己就是「根源」,因為我們直接「假設」他們成立。
與人討論時,雙方所認可的「基本假設」,其實就是對應到數學中的「公理」。
數學世界中的公理是假設而來的,那麼現實世界中的「基本假設」要怎麼得到呢?通過「科學研究」當然是目前最可靠的方法,但是沒有科學研究的時候,我們又要怎麼找到這些「基本假設」呢?
「科學證據」的必要性
所以接下來是第二點,也就是「科學證據」的必要性。
我雖然認為科學是最可信的資訊來源,而且大概永遠都會是,但是不可否認的是,你並沒有辦法有足夠的時間、金錢資源,去為你的所有論點蒐集科學證據。隨便舉個例子,剛剛提到過的「你怎麼知道你大腦接收到的世界是客觀存在的?」這個問題,是無法科學證明的,所以我們必須在沒有科學證據的情況下,先假設它是真的,然後才能在「大家所在的世界是同一個」的這個前提下進行討論。
再舉一個更貼近現實一點的例子。在學術上,學語言的是否存在「關鍵期」,其實是一個一直具有爭議的話題。雖然已經有非常充足的證據支持「年齡越大,學語言最終可達到的上限就越低。」的趨勢,而且超過青春期開始學一個語言,是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達到完全和母語者相同的程度。
雖然這個趨勢明顯存在,但爭議還存在的原因是,很難確切的知道,這個學語言能力下降的原因,到底是因為「年紀不同心態不同」,還是因為「生理上的限制」,又或是因為「環境上的改變」。某些人會主張,過了18歲之後,進入大學或職場,環境大幅改變,可能才是主要因素。
我個人是不認同這種看法的,如果單純只是環境上的差異,是非常難解釋為什麼小孩學語言,不需要特別刻意練習,文法精確度的上限會自然比大人更高。而大人就算再怎麼努力,也不可能達到相同程度。怎麼看都會覺得把一切都歸因到「環境差異」是個太過牽強的說法,肯定有很大一部分是生理的影響。
再者,以「現實應用」的角度去看,要幫一個大人打造一個「完全和小孩就學相同的環境」,又或是「讓大人有完全和小孩相同的學習心態」,基本上是不可能的。那麼再去討論那些細節,到底是「環境」是根本原因,還是「生理」是根本原因,還有什麼意義嗎?反正結果就是不一樣嘛。所以可以達到一個結論:在現實可以達到的情況下,大人與小孩花相同的時間沉浸在語言中,大人是無法達到跟小孩一樣的程度的。
這個範例主要只是要表達,雖然沒有直接科學上的定論,但我認為,已經有足夠的證據支持「年齡會影響語言學習」的觀點。
回到原來的主題,我認為為了達到有效討論,常常必須允許「手邊沒有科學證據」,就必須做出假設的情況。而討論的雙方,應該對這一點具有共識。
換句話說,如果對方提出一個論點,如果你認可是建構在「相對合理」的假設之上,你不該只單純「為了贏得這個爭辯」,使用「你沒有科學證據」這個論點去打他。因為如果你這樣要求對方,這也代表,你自己也必須為你自己的所有「前提」,提出科學證據。這時又會陷入僵局,無法讓討論有效前進的僵局。因為你自己也不可能為你自己的所有「前提」提出科學證據(例如前面提到的客觀世界是否存在的問題)。所以除非你真的覺得對方的論點證據不足,需要更多東西來背書,不然不要輕易使用「請給我證據」這招,單純只為了讓對方更難贏。
那麼該怎麼判斷一個前提,是否「相對合理」,並且可以接受呢?我認為這是很難客觀訂出標準的。之所以把他稱為「前提」,就是因為很多時候是無法被客觀證明的。我自己是相信,如果雙方都是「明理人」,能夠拋下情緒跟立場,應該對於什麼是「合理」,什麼是「不合理」的假設,必定是會達到一個共識的。
如果無法達到共識,通常我會認為是其中一方帶有太多偏見。我會認為這個人沒有足夠的覺知參與有效的討論,跟他討論是沒有意義的。我認為大家都願意講理的情況下,還會在基本假設上都有意見的衝突,機率是不高的。當然這我沒有證據,只是我個人的猜測。
不過我要澄清,我認為「雙方都願意講理」的情況並不多。世界上能夠拋下成見去講道理的人是非常少的。
這也是為什麼,要進行「有效討論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。雙方必須要有非常高的覺知才能做到:他們要知道前面提到的1, 2兩點共識必須成立,才能讓對話往前進。
這也是為什麼,當我現在跟別人討論時,一旦我發現對方是沒有這層覺知的人,我就會停止浪費自己的時間了。因為有效的溝通基本上是無法進行的。
Jordan Peterson的殞落與矛盾
接下來回來談談一開始那部Jordan Peterson的影片
Jordan Peterson是一個加拿大心理學家。他在左派極端觀點越來越盛行的現在,勇於提出許多偏向右派,以及男性自我提升的觀點,而取得大量的支持者。他信奉基督教。
Richard Dawkins是很有名的演化生物學家,The Selfish Gene的作者。也是一名無神論者。他只相信真實,他認為宗教是一個應該消失的東西。
在這部影片中,他們在討論宗教相關的議題。而Jordan每次在宗教議題上陷入被「逼到牆角」的情境,就會開始使用「明明知道大家不是這樣定義的,卻執意用自己的定義詮釋某些詞彙」、「質疑基本假設」、「用複雜的詞彙模糊焦點」等等戰術,來規避話題。
如果他是有意為之,這就代表他是在刻意迴避某些話題,並且不誠實。我個人認為這是在辯論時非常不好的行為。
如果他是無意為之,這代表他沒有足夠的覺知知道,要進行與他人有效的辯論,必須先在一些「基本架設」上,達到一些共識。而不是「你爽怎麼定義就怎麼定義」「對你有利的時候就可以,對你不利就不可以」。引述一段觀眾留言很好的陳述我的感受。
Exactly. Jordan is engaged in abstraction and metaphorizing constantly, yet he can't engage with the very grounded concept of gender as a social category in any meaningful way. It demonstrates the inconsistency of his own Worldview.
翻譯:對阿,Jordan常常使用抽象跟比喻,但在討論性別議題時,他卻不承認「性別只是一個社會分類」。這完全展了他的世界觀存在很多不一致性(雙標)
其實我本來對於Jordan Peterson是有正面印象的。畢竟他提出的很多自我提升的觀點都是不錯的。我個人也不是很喜歡左派那種過度忽略真實,想要強硬「改寫世界,配合自己的理想」的世界觀。
但Jordan近年來的一些發言,其實讓我滿失望的。他似乎也變成那種「我可以用這招,你不行」的雙標仔。如果他是有意為之,那只能說就是邪惡,如果是無意為之,那只能說或許他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值得尊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