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Published on
勞力工作,教我活在當下的感覺
- Authors
- Name
- 走歪的工程師James
「勞力工作」在台灣,通常不會在大部分人的夢想工作清單中。
在澳洲,我人生第一次做了勞力工作,體會到把身體推到極限的感覺。很奇妙的是,這個體驗,居然讓我找回了「活在當下」的感覺。
從過度思考,到沒時間思考,到活在當下
在台灣的時候,我偶爾會經歷失眠的夜晚。並沒有嚴重到變成影響生活問題,但就是偶爾會出現。
之前還在公司上班時,晚上睡不著時,總會想著
「慘了,明天上班狀態會跟屎一樣。」
後來全職做自媒體後,雖然不用擔心上班時間,可以想睡就睡,但取而代之的是:
「晚上突然靈感爆炸,在床上翻來覆去,每10分鐘就起來打開手機,把靈感寫下來才能安心。」
「大腦已經習慣常態性大量思考,在跟家人、朋友相處時,腦袋會不斷高速運轉,而無法專注在當下的互動。」
有時候就是單純太多想法,試過放音樂、冥想、呼吸法、白噪音等等各種方法,但都沒有感受到顯著效果。每次遇到失眠時,都是一路到凌晨5-6點才睡著。
我相信不少人都遇過類似的狀況。
神奇的是,我發現最近這幾個月到澳洲來,尤其是做很累的勞力工作的時候,不管是失眠,還是腦袋過度運轉這些問題,幾乎都直接消失了。
當你在做高強度的勞力工作時,基本上是沒有餘力思考太多事情的。這強迫讓我必須「活在當下」,也讓我的腦袋停止高速運轉的習慣。
跟人交談時,我也能完全專注在當下的對話,而不會腦袋過度運轉,注意力貝拉走。
工作完回家後,煮點食物來吃之後就很累了,躺到床上很快就能夠入睡,每天準時10點就會想睡覺,過度思考的問題幾乎完全消失。
人類的機體
人類的機體,是為了狩獵而針對耐久力優化的產物。我們適合追趕獵物,使用武器制伏獵物,並且辛苦的一天後享受豐碩的成果。
那麼,人們不斷朝著「舒適」優化,並且不斷革新科技、AI,把文明推往的方向,是否真的是對整體人類最好的方向呢?
沒有人知道答案。
但我們至少知道,這是每個個體不斷試著最大化自己的資本與權力時,必然會把文明推往的方向,因為創造革新的人,可以獲得大量的獎勵。甚至或許我自己現在正在做的事情,也正成為這個趨勢背後的推力。
所以,我並不是要說「大家都不該追求卓越,該以勞力工作為目標」,這種虛偽的言論。
但或許,我們可以把這些觀察作為參考,來自己「設計」一個適合人類機體、以及適合你自己的生活藍圖。而不是把社會賦予你的既定觀念,社會定義的「理想生活」,當成你必須追求的人生目標。